新时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创新路径与青少年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进步繁荣的根基所在,当下中国社会,青少年被智能数字媒体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与“信息茧房”、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原生态自然空间压缩等“现代性”所裹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强国战略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文化与青少年叠加的发展视野下,作为美育核心载体的艺术教育正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也成为国家现代化征程一路扬帆向前的一把关键密钥。
面向青少年的新时代艺术教育政策导向与使命
从词源学视角考察,“艺术教育”这一复合概念呈现出独特东西方文明审美旨趣的智慧交融。在东方语境中,“艺术”作为整体概念其原初内涵指向技艺才能体系。但随着中华文明演进,“艺术”逐步升华为创造性活动的精神载体。在西方文明源头,拉丁语“ars”所衍生的“art”概念,历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淬炼,最终完成了从技术范畴向美学创造的本质飞跃。这种东西方跨文化的概念最终嬗变为蕴含“创造内涵”的同一核心要义,并以此为当代艺术教育奠定了“技艺传承”与“审美创造”的双重基因。因此,在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技艺传承”与“审美创造”特质的艺术教育应在创造健康社会之场域担负起新时代使命。实际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格局中,教育已超越传统知识传递功能,演进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动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优质教育体系。在其中,艺术教育则被赋予“全生命周期美育浸润”的较高战略定位,这一顶层设计深刻回应了全球教育范式转型的核心命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者正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价值重构者,亟需通过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心灵教育等多维属性并存的艺术教育激活青少年个体的审美感知力与创造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群体的情感、趣味、气质和胸襟,激发青少年群体的积极精神面貌和美丽心灵养成,以此服务国家持续向前的发展。
欢迎关注中师网公众号
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2期1幢20层 邮编:400060
联系电话:023-67585291 邮箱:460354483@qq.com